新北市板橋幼兒教保協會第十屆會員群組QRCODE




好文分享
上一則回目錄下一則
文章標題:語言習得的生理機制2010-07-02
文章作者/文章來源:轉載

有句話說:人類天生會說話,就如同鳥兒天生會飛翔。人類對語言的學習是天生的,而且能在最短的時間學會。在不同的語言間,語言習得的相似性,顯示出兒童天生就具此特別的能力,知道要去尋找哪些概念、忽略哪些概念、以及如何發現語言的規律性。兒童學習語言的方式,就如同他們學會起立坐下爬行或走路的方式一樣,沒有人教導他們要如何做,但是只要到了一定的時期,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做這些事情了。學習走路與學習語言是不同於學習閱讀及騎腳踏車的。很多人從來不會閱讀,因為沒有人教導他們,而且也有很多在世界各地區沒有文字書寫,但是,他們卻都擁有語言。

天賦說
  chomsky提出了語言習得的邏輯問題( the logical problem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如何解釋在語料缺乏的狀況下,語言的習得卻顯得簡單、快速、及一致呢?
  由上可知,兒童學習語言是輕而易舉的。但是,就一個研究語言學的學生而言,解決外國語法的問題並非易事。所以說,語言習得本身並非一件容易的工作。
兒童一歲左右可以說出字或詞。三歲時卻可以習得主要句法。由此可見,習得的速度之快。兒童多半聽到的是不完整的語句、不合乎句法的……等等語言。再加上沒有任何資料告訴他們: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但是他們就是知道語法的規則,這就足以說明語料貧乏( impoverished data )或刺激貧乏(poverty of the stimulus )。

例如,小朋友在他們小時候,就會說出這樣的句子:
敘述句 問句
Jill is going up the hill. Is Jill going up the hill?

但是,卻不是所有的句子都通用此一規則,例如:
敘述句 問句
Jill who is my sister is going up the hill. Is Jill who __ my sister is going up the hill?

  由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並非單單的把動詞調到句首即可,挪動的動詞要是句子的主要動詞。
兒童所建構的規則是結構依附,結構依附是說兒童需依靠句法結構的知識才得以成立。但這卻在所聽到的句子裡無法很明確的辨識出來。這裡,再以wh-問句為例。
例如:
敘述句 問句
Jack went up the hill. Who went up the hill?
Jack and Jill went up the hill. Who went up the hill?
Jack and Jill went home. Jack and who went home?
Jill ate bagels and lox. Jill ate what?
Jill ate cookies and ice cream. Jill ate cookies and what?

wh-片語可以取代名詞片語的主詞或受詞。但是,在一種情形下例外,wh-必須留在原位,不能移動。
例如 :
問句 (錯誤、不合文法的問句)
* Who did Jack and ______ go up the hill?
* What did Jill eat bagels and ______?

敘述句 問句
Jill ate bagels with lox. What did Jill eat bagels with____?
Jack went up the hill with Jill. Who did Jack go up the hill with____?

and和 with的差異:
and 為對等連接詞。必須同時連接兩個相同詞性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子句等等。

with是由NP(名詞片語)+PP(介係詞片語)=NP(名詞片語)這個結構所組成的。
在語言中存在著對等結構限制(coordinate structure constraint),限制住wh-片語,使其無法移出對等結構(coordinate structure)之外。
以上所提的種種因素,引導出兒童語言習得的天賦說(innateness hypothesis),意即兒童語言的習得是由先天上其左半腦的語言習得器所遺傳決定的。
天賦說預測所有的語言都是遵循普遍語法(UG)的原則。但倘若研究出不遵守的部分,就要適時的去糾正。不可否認的一項是,人類天生就是可以習得語言。

關鍵時期假設
  在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 critical age )內,語言的學習是容易的、快速的、且不需藉用外力。但是,一但過了此階段,語法的習得就困難了許多。
  對任何物種而言,關鍵時期也同樣的發生在他們的身上。例如:小鴨子在孵化後9-12小時內,第一眼只要看到會移動的物體,就認定是小鴨子的母親。由此可見,此種行為並非出自有意識的決定、外在的交授、或密集的訓練。此種現象是由遺傳決定的。
  語言生物基礎的一大貢獻—由Eric Lenneberg 提出--從出生到青春期--這段期間是學習母語時能力的發展。
  許多受到社會孤立長大的兒童案例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我們用這個例子來說明關鍵時期的假設。根據報導指出,有一些兒童是由野生動物撫養長大的,有一些則是自個兒生存在無人的森林中。另外,還有一個名叫做Genic的女孩,她自18個月大到14歲止,都被關起來,從未和外面接觸。由以上這些例子可以說明這些野生的小孩,在重返社會後都不具有語言能力。其中Genic在15歲重返社會後才開始大量接收詞彙。但是,我們要知道,此時的她已延誤了最寶貴的語言學習之關鍵時期。因此,她的句法永遠不完整,正如兒童在電報其產生的語句,或者像步洛卡失語症病患的語句般。另外,Chelsea也是另一位在關鍵時期後所習得語言的一位失聰女士,原本被密醫誤診為智障兒童的她,直到31歲時才被正確的診斷出病因—失聰。這也因此延誤了她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當然,她的句法也學不好。
  說到失聰兒童,超過90%的兒童之父母,其聽力是正常的,所以在小孩子出生後,他們多半不會手語。因此,有些時候可能會延緩了接觸語言的時機。根據Rochester大學的心理學家 Elissa Newport的說法:從0~6歲的失聰小孩學習ASL(美式手語)比6~12歲的失聰小孩學習ASL(美式手語)其對複雜手勢的產生及理解要來的強多了。但是,在詞彙及詞序方面就無太大的差異。
  以上這些案例告訴我們,在關鍵年紀後所接觸的語言,是缺乏完整性的。即無法習得某些特定的句法及曲折的構詞。因此,對人類而言,語言習得的關鍵時期並非適用於語言的一切,他只適用於語法裡某些特定的成分。






新北市板橋幼兒教保協會||會 址:新北市板橋區金門街251號 || 陳素珠理事長電話:(02)2684-2525
張總幹事惠元電話:(02)2951-8767 總幹事傳真:(02)2961-5764 總幹事e-mail:pglc.kids@gmail.com